自2021年底换届以来,基层村集体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但村民小组长因待遇不足和在村年级人员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难留人,这对全面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起到一定阻碍作用。一是村民小组长老龄化较为严重,当前乡镇工作结合乡村振兴任然任务繁重,特别是少数民族乡镇,45岁以上的村民小组长较多,年龄结构不合理,年纪较大的干部不熟悉电脑办公。二是近年来,脱贫攻坚以来乡镇工作压力较大,多数村民小组长一般身兼多职,待遇又低,产生懈怠情绪。三是村民部分村民小组长家庭经济收入不高,以家庭收入为奔头,对村民小组长的工作不能够全心投入。
基层乡镇党委政府及上级组织部门,在近年来不断健全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级基层治理作用,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着眼村级后备力量储备长效化选育管用机制。注重村级后备力量选配储备,在加大退伍军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和有激情担当竞选不上村干部的青年人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村级年轻后备力量的数量和供给质量,从而充沛到村民小组长的岗位上去。二是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强化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规范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增强村(社区)组织动员能力,健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联系群众机制,经常性开展入户走访。优化村(社区)服务格局,县镇级党委政府要规范村集公共服务和代办政务服务事项,由基层党组织主导整合资源为群众提供服务。三是定期为基层村级组织减压卸负。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很关键。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村级组织面临责任状过多、承担行政事务多、检查评比事项多等困扰,分散了村干部服务群众抓发展的精力。各地出台系列举措,少签责任状、以数字系统代替表格证明、规范村级组织挂牌,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激发干事动力,提升服务效能。(贵州省镇远县金堡镇人民政府 万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