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风筝飞。中国的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相传最早的风筝是春秋时期墨子研制的木鸟,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材质,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多线风筝。党员干部不妨准备竹篾、纸张、线等材料,从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技艺中,学做“风筝式”干部。
如竹坚韧不拔,扎好“坚不可摧”骨架。骨架是风筝基础,选料十分讲究,笔直的竹子削成长条形竹筋,锯成所需长度,用火加以熏烤使其弯曲,最后扎绑成形。年轻干部要从竹子中学习弯而不折、折而不断的坚韧品质,更要深谙坚韧不拔源于自身“本领”够强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基层是一个磨炼本领的好地方,年轻干部要主动到基层学经验、长见识、强本领,在学中干、干中学,常学习常更新,常总结常复盘。只有不断淬炼过硬内功,凝聚实干力量,才能更好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行稳致远。
如纸洁白如新,糊好“清正廉洁”蒙面。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所用的纸要求纤维长且均匀,耐湿耐冲击、轻薄有韧性,色泽白而洁者为佳。刚踏上岗位的年轻干部就像一张白纸,拥有无限的可能,但在形形色色的诱惑前,不良风气入侵时,要始终保持如纸般纹理纯净、洁白如新的纯粹。常树“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的廉洁意识,恪守一心为公的正直本性,保持廉洁清白的品性。在立身为人处事上做到一日三省,立身当涵养刚正不阿、正直坦荡品格;为人当不随波逐流、与世同污;处事当公道正派、不偏不倚。唯有满怀正气,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才能让自己“两袖清风不染尘”。
如色绚丽多彩,勾勒“初心为民”蓝图。风筝上的图案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新时代下让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是初心所在,赶考之路行了“百里”,年轻干部更要强化公仆意识,永葆为民服务的底色,砥砺奋斗的亮色,人民至上的本色,成为永不褪色的好公仆,将蓝图绘就到底。坚持群众路线,脚踏实地进行“土味”履职,深入基层闻民声,广纳群言集民智,找准症结汇民情,高效务实解民忧,贴心服务暖民心,凝心聚力惠民生。发扬好钉钉子精神,把事业放心上,把责任抗肩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新时代的风口处,松绑不松劲,“风筝式”干部当保持初心在线、干事在线、精神在线,找准实干稳干方向,迎风而上、乘风借势、破风而去,展示新担当新作为!(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永兴镇冠山村基层党群工作者 余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