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基层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党和群众之间联系最深最密切的地方,在基层工作最能真切的听到群众的“心跳声”,我们的青年应在最美好、最能够奋斗的年纪前往基层扎根,将汗水挥洒到基层,为我国的基层发展作出青年贡献,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一抹最亮丽的底色。
基层是青年最好的“课堂”。许许多多的青年一直都是在校园环境,缺少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青年前往基层工作第一站往往是与群众打交道,直接为群众服务,在工作中会经历群众的不理解、文化的差异等等问题,逐渐锻炼出自己与群众交际的能力。遇到群众对自己不满时,青年当多照照镜子、正正衣冠,坚持每日三省己身,多做一些自我问诊和分析,查微查细,自觉增强责任意识,抵制不愿、不想和不屑等不良作风,是否自己出现了懈怠的思想,没有将群众的事情放在主心上,给群众办事要有久久为功的耐性,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进取心,在基层抛洒自己的汗水和情怀,上好基层“第一课”。
基层是青年最好的“磨刀石”。青年时期正是意气风发、狂傲不羁的年纪,身上充满了“棱棱角角”,而基层正是青年最好的“磨刀石”,磨掉这些棱角,才能够使自己进步。基层的磨炼定是艰苦的,但只有高强度的磨炼才能使人成长。基层的磨炼不是一蹴而就的,青年干部要在基层勤于“打磨”,就像炼钢一样,
必经千万次的捶打才能去其杂质留锻精髓,在每日的基层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逐渐增强青年干部力量,让干劲点燃农村的振兴之路。(贵州省镇远县金堡镇人民政府 袁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