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豪雨果有过名言,“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作为基层干部,保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时常阅读,既可以从史书中展现的时局变迁学习历史视野与格局,也可以从名人传记中学习其职业生涯中的工作态度及方法,更可以从党员教育书籍中学习为民情怀。
阅得千载不朽文,览去百年精华章。以史为镜,常悟时局之变迁。曾巩在《南齐书序》中写道:“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虽然基层干部扎根乡土,直面百姓,绝大多数的工作是执行上级政策,与“治天下”有着很远的距离。但“治天下”必须来自“治一方”、“治一镇”乃至“治一村”,因而基层干部读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将历史中的局势分析到位就像是从前人的肩膀上看待事物发展,其视野、格局自然开阔,所做出的决策也必然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进程,因而可以说基层干部通过读史感悟时局变迁,从而提升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对于上级政策的理解。
忠将诚臣所作文,一字一句珠玑较。以人为镜,常感个人之得失。“史源于事,事源于人;无人则无事,无事则无史。”如果说历史意味着时代的洪流,是宽阔江海,那么于历史中的每一个人就是成“江海”的“小流”。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名人传记是览阅历史的重要视角,尤其是在历史上流芳百世,引得诸多名家为其撰传宣扬的名人,他们的传记不仅浓缩了时代的特征,也凝聚了个人的优秀品质,更代表了民族的优良品格。例如,从《毛泽东传》,可以看到中国革命之路的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品质;从《邓小平时代》,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以及为什么必须要改革开放;从《焦裕禄传》,可以看到当时国家困难境遇下基层干部的坚定信仰。
东南转战烽烟远,犹见初心艳似花。以精神为镜,常怀家国之兴旺。如果说读传记是从名人身上学习其优秀的个人品格,那么常读党史教育、党员教育、政治思想类的书籍则从意识形态上利用理论知识武装自身的头脑。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史》,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对于基层干部都是坚定理想信仰、筑牢宗旨情怀、贯彻初心使命的理论指引,也是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思想指南。因而常读党的著作不仅是对思想意识的淬炼提升,是指导基层发展的“世界观”,也是应对基层工作的“方法论”。(范浩雨 浙江省慈溪市掌起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