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党员干部 争做躬耕“桃源”的“山野农夫”

2022-05-11 10:44:21 | 来源: 中廉在线

自古以来,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就为无数文人雅士视作恬静美好的“桃源”。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乡村振兴“事业田”正待干部人才“下地耕耘”。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争做躬耕于“田亩”的“山野农夫”,建设一个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人间“桃源”。

“别有天地非人间”,谋划乡村美,争做“桃源”发展的“田秀才”。“在其位则谋其政”,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设事业,关键需要广大奋斗拼搏在农村一线的干部人才能够“接地气”,“养土气”。中国乡村的发展不同于城市建设,也不能完全模仿国外农村地区的发展路径,生搬硬套、全盘照抄的结果只能是照猫画虎弄成一个“四不像”,最终处处受限难以为继。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有一手扎实的调研功夫,摆好“板凳”同群众谈心,挽起“裤腿”上一线实践,时刻掌握到乡村地区的第一手信息,当好乡村振兴的“田秀才”“土专家”,“望闻问切”才能“对症下药”,做好乡村发展的谋篇布局。倘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么看上去再美好的发展规划也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只有真正扎根“桃源”世界,才会有的放矢朝着正确方向迈进。

“眼不浮华耳不喧”,躬耕百业兴,争做“桃源”发展的“庄稼汉”。要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光把工作做到“图纸”阶段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实情况千变万化,拥有无数的可能性,仅凭人主观的推演是没有办法考虑完整的,只有笃行不怠、稳扎稳打,才能排除干扰,选出“正确选项”。谋篇布局时,广大党员干部自然眼界要远、格局要大,一旦进入实操阶段,就要“细”字当头,凭借一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工作精神,自动“聚焦”到自己的工作任务,排除视野外的一切干扰,拿起“锄头”、撸起“袖子”加油干,自觉落实组织安排的各项任务,做好农村地区的各种公共性基础建设,提供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各种便民服务,用实践成果让百姓收获幸福感。

“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山水乐,争做“桃源”发展的“定居者”。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从物质方面来看的,精神世界、自然环境也得有高质量的“硬标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不能光看“硬件”,不注重“软件”,要做到统筹兼顾。针对乡村地区的人口、资源等条件,要加快配套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布局,为老百姓的各种需要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推动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合理使用,加速构建宜居乡村环境;健全透明基层组织的治理结构及流程,进一步突出群众的参与意愿,实现乡村地区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让广大人民更加惬意地定居于美丽乡村。

“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实践,当好“山野老农”,积极躬耕出一片美丽的乡村“桃源”。(黄龙 四川省江油市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