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倡青年干部要多到基层去磨炼、去“接地气”、去“自找苦吃”,基层工作繁杂、节奏快、压力大,正是磨练意志、增长才能的最佳“练兵场”,作为刚投身基层锻炼的选调生,需以“勤、拼、忍、韧”四劲在基层沃土中汲取营养,在摸爬滚打中茁壮成长,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一是勤劲,勤即勤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所有工作的落实,关键在于一个“勤”字。初入广阔基层,往往缺乏基层实践经验,唯有勤奋方能弥补暴露出的能力短板,要勤于用脑,遇事多思多想;要勤于用眼,多观察身边同事如何与群众沟通交流;要勤于用嘴,多讲土话拉近群众距离;要勤于用手,“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多做多干方能在实践中累积经验;要勤于用腿,多去田间地头转一转,多去村民家中走一走,知实情方能办实事。
二是拼劲,拼即拼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正所谓“越是艰险越向前”,基层是政策实施、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有“我不入深水谁入深水”的拼劲,主动投身到“急、难、新、重”的任务中,真正做到挑重担、解难题、求实效,以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姿态,为基层社会的发展攻坚克难。如果“怕”字当头,在其岗却不谋其事,满足于当“传声筒”“收发员”,浑浑噩噩,必将走入歧途。
三是忍劲,忍即忍受。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虽无需忍耐“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但仍面临着“苦心志”的考验。初入基层所要经历的第一关便是所处环境的改变,基层没有城市的便利设施,没有高堂广厦,甚至没有抽水马桶,周围的人可能方言难以理解,素质参差不齐,信息技术一窍不通……这些变化时刻考验着我们的忍耐力,我们要学会调解情绪、减去欲望、修炼匠心、延迟满足去忍受艰苦、忍受枯燥、忍受寂寞,努力成长为“天降大任”之人。
四是韧劲,韧即坚持。坚持,意味着意志坚强,坚忍不拔;意味着长期持久,耐性强韧。坚持,离不开永不言弃的毅力,离不开一往无前的奋斗。在基层工作难免要历经摔打、挫折、失败,我们必须要有不服输、不气馁的韧劲,坚持在一次次沟通中,化解矛盾;在一场场宣讲中,深入人心;在一件件小事中,成就大事;在一回回尝试中,攻坚克难;在一声声敲门中,叩开心门;在一趟趟走访中,深入群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的朝前进,定能走向诗和远方。(胡萍 2020级浙江省金华市检察院选调生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