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躺平”一词频繁进入人们视野,“躺平族”似乎已成为年轻干部的标签之一。年轻干部若甘愿作为“躺平族”,以“混日子”的态度干事,极易滋生“厌战”情绪,不仅浪费大好青春年华,损伤干部同事积极性,更让老百姓寒心,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历次党代会都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年轻干部面对挫折和困难,应始终保持“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的情怀,坚守初心、不改忠心、常怀匠心,撕掉“躺平”标签,“一心为民”。
年轻干部要始终坚守初心,保持“不想躺”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从哪来、到哪去”,不忘来时路,不忘出发点,才能确保后面的路不会越走越歪、越走越偏。坚持将职业当事业、本职当天职,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和责任,敬始如终,敬业奉献,才能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年轻干部要始终不改忠心,增强“不能躺”的自觉。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五字“真言”中,德贵在忠,忠于党和人民。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有信念,关键要看是否对党和人民忠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凡有“蚁穴”、有“裂缝”,就会被攻破、被叮上,走向忠的反方向。“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人民群众盼望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忠诚于民的年轻干部,党和国家盼望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热情进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年轻干部。年轻干部要把忠诚视为最大的品德,做到唯一、彻底、无条件、不惨任何杂质、不含任何水分的忠诚,切实维护的是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年轻干部要始终常怀匠心,提高“不敢躺”的意识。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回溯千年历史长河,从鲁班雕木成凰、庖丁解牛,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体现了我国工匠精神悠久的历史。择一事,终一生。年轻干部应摒弃“躺平”思想,坚持“干”字当头,时常心怀匠心精神,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时常保持“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昼无为、夜难寐”的危机感,以“钉钉子”精神蹲下身子搞调研,深入群众察实情,在为民服务的火热实践中将大事做好、小事做细、细节做精,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不断努力。(刘朵 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