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红色扎西故事(十):苦娃当红军

2022-05-24 10:32:31 | 来源: 中廉在线

1935年2月,中央红军经过云南昭通威信县,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离开威信扎西时,3000多名威信儿女加入了红军队伍,苦娃子陈子君,就是其中一名典型代表。

1935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决定由黔北地域经川南渡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实行总的反攻。由于贵州土城战役未能歼灭追敌,过江计划受到川敌所阻。为迅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攻追击,2月3日,中革军委决定分6路以分水岭、水潦、水田寨、扎西为总的行动目标,并指令“三军团明4日派两个得力团分别扼守站底、两河以北,五军团扼守摩泥以北要隘,阻止永宁之敌南进,直至明晚,以便掩护我右路纵队通过摩泥之线向川滇黔交界之扎西地域集中。”

1935年2月中旬,中央红军红一军团长征来到威信县三桃春天坪。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不了解红军的当地老百姓几乎都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藏起来了。

被国民党反动派蛊惑下的春天坪人去房空,春寒袭人,面对空房子,一群红军宣传战士专注的在墙垣上书写着宣传标语,一位红军宣传战士看到路旁很显眼的川龙殿,就一手提着一个装满石灰浆子的小桶,一手拿一把小刷子快步走上前,熟练地在墙壁上工整地书写了“打土豪,分田地”几个大字。当他正准备转身离开时,他看见川龙殿后不远处的悬崖边蜷缩着一个人,他小心的走近卷缩着的人身边,才看清这是个十七八岁的男青年,他破衣烂衫,面黄肌瘦,脚上套着一双掉耳的烂草鞋,赤裸的双脚到处都是冻疮,血水直流,他双手插进袖笼里抱成一团直哆嗦。见有人过来,年轻人似乎有些害怕,身子缩得更紧了。红军战士和霭地说道:“老乡,不要害怕,我们是红军,是专门打土豪地主分田地给穷人的红军。”

这个蜷缩在悬崖边的年轻人,几天来一直悄悄的尾随这群红军战士,看到红军战士不走进空房子,不侵犯老百姓,他们一个个面带微笑,对老百姓秋毫不犯,他心里对红军战士有了一种莫名的信任。当红军战士走进他时,听到红军是为穷人打土豪分田地的队伍,他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位战士,没有感到一点点害怕,蜷缩的身子稍稍放松了些。

红军战士亲人般的坐到地上,肩并肩和他坐着,问他为什么这么冷的天独自一人躲藏在这里。

红军战士关心的询问,可亲的语气,一下子触碰着年轻人的悲伤,他哭了,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他告诉红军宣传员,他叫陈子君,从小母亲就生病去世了,后来父亲陈泽三给他找了个继母。继母很刁横,对他常常不是骂就是打,专叫他干重活,还不给吃饱。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讨个媳妇也不容易,也不敢对这个讨进来的媳妇怎么样。

面对生活的不易,父子两人常常背地里抹泪,相互安慰,父亲的温暖支撑着陈子君强忍苦难,艰难生活。天有不测风云,相依为命的父亲因病无钱医治,病逝了。因家里太穷,买不起棺木为父亲下葬,陈子君只得将自己卖给当地团总陈作人家当仆人做长工,换来一口棺材钱,父亲得以入土为安。

陈子君到陈家后,陈作人对他像奴隶一样的使唤,稍不如意不是打就是骂,陈子君受尽百般欺凌。几天前的大年三十,陈作人家里朱门酒肉,欢天喜地,推杯助盏,张灯结彩,他却只能孤独的蹲在牛圈里,听着牛笨重的喘息,饿得奄奄一息,人都快昏过去了。看到陈子君病恹恹的样子,陈作人家怕染上晦气,赶他回家,叫他初三回来做工。

被赶出陈作人家,走在山村凸凹不平的路上。陈子君想到牛旁还可以相互取暖,牛圈还可以遮风避雨,父亲去世了,继母又容不得自己,哪里还有家啊!此时,陈子君悲伤不已,只有孤寂的走在冷凉的山间,在寒风中,到村里流浪乞讨。

春天坪的空中时不时有爆竹鸣响,空中还有清脆的枪声,土豪地主反动派散布着红军要来了的反动谣言,邻里乡里都跑到深山老林躲藏起来了。

陈作人一家惊慌失措,把粮食全部藏了起来,跑得无影无踪。陈家逃跑时,一再叮嘱陈子君看好他家的房子,喂好他家的牛。

红军宣传战士含着眼泪听完陈子君的不幸故事,内心充满了同情和憎恨,赶紧从已经干瘪的干粮袋里抖出一些炒面,拿给陈子君吃,陈子君大口的吃着炒面,目不转睛的看着红军战士,红军战士深情而又坚定的对陈子君说:“不要难过,苦难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将来你一定会有好日子过的!”吃着炒面,听着战士激情的话语,陈子君有了些神气,再没有卷缩着身子,他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红军战士,眼睛虽还有淡淡的忧伤,但清澈见底,充满希望和憧憬 。红军宣传员继续说:“走,跟我们当红军去,红军是咱穷苦人的队伍,专为穷人打天下的。跟着红军有饭吃、有衣穿,官兵一致,互相帮助,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欺负你了!”

听着红军战士温暖的话语,陈子君感受着从来没有过的甜蜜。他看着眼前这个人年龄和他差不多,当了红军,精神抖擞的,还会写字唱歌,想到自己孤苦伶仃,十七八岁了,还当放牛娃。触情生情,突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心中涌动,他想:与其自己一个人在家受苦,还不如当红军有饭吃有衣穿。陈子君猛地一下子擦干眼泪,站起来挺直身子对红军宣传员说:“我要跟你们走,我要参加红军!请你答应我一件事,教我读书认字,我也要像你一样,能在墙壁上写出大大的字。”红军宣传员看到陈子君坚定的态度,憨厚的表情,听着他纯洁的语气,笑着说:“参加了红军,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放心,我教你。”

红军队伍就要离开春天坪,离开威信了,陈子君经过组织考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离开了威信,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中央红军长征在威信期间,革命足迹遍及全县60多个村,红军每到一处,张贴布告,书写标语,召开贫民大会,演出文艺节目,教唱革命歌曲,热情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播撒着革命的火种,许多青年走出深山老林,踊跃参加红军。陈子君只是在威信的3000多优秀儿女中的一员,这3000多红军战士,绝大多数牺牲在长征路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查统计,有名有姓的查到300余人,更多的连名字都未留下来。这些无名的英雄,是昭通人民、威信人民的骄傲。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留下了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云南省威信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辛馨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