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要找准五个定位做到五个优秀

2022-05-26 14:40:29 | 来源: 中廉在线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定义也有了新的标准,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好年轻干部”标准,就是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的行动指南。

找准立身之本,做信念坚定的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纵观党史,我们党内涌现出来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志士、人民公仆,为民族独立、国家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们无不都是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的典范。今天,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发展改革历史重任,年轻年轻干部更应牢记习总书记嘱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个人奋斗、自身成长与党的各项事业薪火相传结合起来;更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身体力行忠诚党的事业,让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找准为政之道,做为民服务的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年轻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想做一名优秀年轻干部,就必须“公”字当头,以“民”为先,懂得“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为民服务绝不是随便喊出的空口号,而是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土地后得到的答案,是用实干换来的实效。只有真心实意以民为本、以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才配得上做新时代的优秀年轻干部。

找准履职之要,做勤政务实的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求真务实,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年轻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让作风飘浮、哗众取宠的年轻干部无以表功、受到贬责。”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勤勉务实是传统美德。党的年轻干部绝不能给人以“假大空”、“庸懒散”的印象,弄虚作假可能一时得利,但最终会身败名裂;偷懒耍滑可能身体安逸,但必然导致精神空虚。无论是抓学习、抓工作、抓提高,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力戒空谈,做到决策条条算数,工作件件落实。

找准成事之基,做敢于担当的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干事担事,是年轻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年轻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作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往往取决于个人对家庭、对单位和对社会的贡献。担与不担,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就群众来说,为人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担当与否,主要看是否有仁爱之心,是否能竭力维护家庭的和睦与幸福。对于党员年轻干部而言,或为“关键少数”,或是“普遍多数”,岗位不同,权利义务也大小不尽相同,担当与否,主要看是否有敬畏之心,是否能秉公用权、爱岗敬业、为民担责。党的年轻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丢。面对繁重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时代需要敢于担当的好年轻干部,群众呼唤敢于担当的好年轻干部。

找准正气之源,做清正廉洁的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作为党员年轻干部,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定力。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头脑发热、定力不足者,很有可能因一时冲动打破了原则。廉贪一念间,荣辱两重天。任何情况下,清正廉洁都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而新时代的优秀年轻干部要更加先进、更加纯洁,就必须在清正廉洁上展现更高水准。

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许各有所长、各有所专,但他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点——热爱学习。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在事物发展变化中与时俱进,不被淘汰。报答人民恩惠最佳的方式就是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将所学到的知识本领全部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去落实一件件任务,去攻克一个个难题,去见证一次次成效,去收获一个个人民满意笑容。(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委组织部 艾哲宇)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