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年轻干部要多一些“烟火气”

2022-06-04 14:17:16 | 来源: 中廉在线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所谓“烟火气”是一种市井百态、寻常生活,充斥在人民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也正是这一缕“人间烟火”让人民群众生活有温度,更暖心。

然而现实生活中,身上缺少“烟火气”的人却并不少见。有的人高高在上,当惯了“官老爷”,一不出机关、二不下基层,脚不沾泥、手不粘土,活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泥菩萨”;有的人爱好讲排场、比规格,吃穿住行特讲究,干事创业全不通,俨然一个”生得一副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的”富贵闲人“;还有的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书生气过重,“人情味”不足,成了一个“书呆子”“老迂腐”,等等。

年轻干部倘若少了“烟火气”,就容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特别是在制定政策、出台文件时容易拍脑袋、闹笑话。多一些“烟火气”,说到底是要多接地气,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走近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里,做一个可亲可近、有“人情味”的干部。

多些烟火气,要在街头巷尾交百姓朋友。市井长巷店铺林立、热气腾腾,那就是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经常骑车下乡、街头接访,走村串户访问群众,和群众谈生产、拉家常,在街头巷尾听实话、看实情、解实难,他与群众交往的故事已成佳话。年轻干部要常在街头巷尾转转,多交一些百姓朋友,在鼎沸的人声中、嘈杂的吵闹中体会鲜活的群众语言,学会说群众常说的话,了解群众关心的事,与人民群众融成一体、打成一片,真实体会到群众的疾苦,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多些烟火气,要入千家万户话家长里短。习近平总书记说“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件微不足道的民生“小事”都蕴含着人民至上的“大情怀”。年轻干部要常常走家入户,与人民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侃大山、拉家常,多说人民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家常话,在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句温暖的询问中,回应群众所需所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从小事着手,从日常琐事入手,将生活中的“小确幸”汇聚成最灿烂的“人间烟火”。

多些烟火气,要下田间地头去吃苦历练。俗话说,乡里乡亲,下乡才亲。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是冒着”烟火气”地方,只有真正下到田间地头,深入到基层一线体会火热的生活,生动的实践,活跃的创造,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造就出一批沾着泥土、流着汗水、喘着粗气的“烟火气”干部。只有把年轻干部真正摆到艰苦地区、“吃劲”岗位去啃“硬骨头”、接“烫山芋”,干一些苦活累活、打几场大仗硬仗,练就几把“刷子”,使出“洪荒之力”,以岗位倒逼担当,给他们接地气、压担子,方能有所作为,尽快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郭伟锋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