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 “年轻干部要提高抓落实能力,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如果没有落实,再好的政策都只是纸上谈兵,再美的蓝图都将是镜花水月。抓落实是做事、创业之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年轻干部工作的基本环节。因此,年轻干部要从精准、务实、科学三个角度切实提高抓落实能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开创工作新局面。
抓落实核心在于精准。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同时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尚有弱项。十九大以后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政策举措要想落到实处,必须要精准施策,针对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找出病灶,抓住要害。年轻干部作为后起之秀,要直面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勇于担责、较真,对于改革发展中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举措,要迎难而上、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切实将落实抓在手上,将责任扛在肩上。
抓落实关键在于务实。从一张白纸到满意答卷,靠的是抓落实,从一项项惠民政策到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需要的是抓落实。抓落实绝非一时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至,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才能取得扎实成效。年轻干部社会经验相对不足、问题导向意识相对不强,需要发挥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精神,准确把握客观实际,掌握客观规律,牢固树立群众路线,务实重行、不务虚功。一是要办实事,年轻干部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增强学习本领,系好扣子积极干、养好脑子带头干,甩开膀子大胆干,在工作中要坚持形式与内容并行,口号与行动一致、数量与质量并举,将符合人民利益的国家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要抓细节,注重从落实过程中最易“落空”、最难落实的地方抓起,不拈轻怕重、不选显避潜、不急功近利,拿出“啃骨头”的韧劲和“钉钉子”的钻劲抓到底。二是要立恒心,年轻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增强看齐意识,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稳扎稳打往前走,以蜗牛的恒劲和老黄牛的实劲扎实做好贯彻落实。
抓落实重点在于科学。“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寻不出问题的痛点和难点,一味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方法的“巧”性,也只能任凭旧问题依旧停滞于此。抓落实也是如此,不仅要敢于抓落实,也要善于抓落实,注重体现科学方法论。对于年轻干部而言,一方面要讲重点,一分为二看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抓重点工作和主要工作的落实上,抓住全局性问题,找准着力点,树立超前意识。另一方面要兴调研,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倾听基层民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真正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巧用善用调研方法,要把眼睛向下看,扑下身子,经常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切实了解真实情况,善于通过严谨的调查研究解决复杂问题。要目光长远,围绕中心,立足于国家发展大局和人民增长的利益需求看问题,从而提高抓落实的水平和质量。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让好政策取得好效果,重在抓好落实,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抓落实是政治问题,是责任问题,也是作风问题。年轻干部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实事求是,精准施策、保持务实作风、科学运用善作善成,为政策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政策措施落地成效,确保工作成效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赵泽荣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