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广大基层干部要有为民之心、需守正创新、要躬身践行。
常怀为民之心,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及“人民”二字,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党和人民始终是鱼水深情。广大基层干部要始终秉承为民服务之心,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愿,做到利民事丝发必兴、厉民事毫末必去,让群众念念不忘的愿景成为真真切切的实景,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常思为民之策,当锐意进取的“拓荒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实现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对基层干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守正意味着党性强,创新意味着敢担当。守正创新,“关键少数”要带头。守正创新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继承原有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基层干部作为乡村发展的“领头羊”,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大局,认清形势,增强创新意识和担当意识,立足工作实际,坚持守正创新,笃行致远,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常做为民之事,当艰苦奋斗的“老黄牛”。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务实”是基层干部赢得群众认可的必要基础,而做到“务实”就是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亲自干、埋头干,多一点“马上办、立刻办、办到位”的行动力,少一点“等一等、缓一缓、慢一慢”的“躺平”心态。担当作为,主动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实干干实、争先出彩。基层干部要将个人发展与乡村发展融为一体,要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力军,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躬身实践察民情、听真话,写带有“泥土味”的文章,想“接地气”的对策。“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坚持做到知行合一,端正自身态度,准确自身定位,埋下头干工作。(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人民政府 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