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当好“主心骨”点亮“百姓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力量。党的十八以来,党领导人民干了一件又一件大事,绘就了一幅又一幅新画卷,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国家在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面提升。党是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党让人民在世界各地挺起了胸膛、站足了脚跟、充满了底气。党员干部、基层干部是离人民最近的主心骨,一定要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保障人民的权益,把安全感植根于人民内心。各级党员干部要全面落实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语言转化为行动,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民安国安,国强民强。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是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根本问题。基层干部要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要让他们读的起书,上的起学;要做好医保收缴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让人民群众敢病、敢看、敢医,真正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要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前提条件是的有人做、有人干、有人守护,这个人绝对不能是两面人,也绝不可能是存在“四风”问题的人,要想确保这样的人减少或者不出现,就要把牢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各级党组织要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学习,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式、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吸取精华,把学到的经验与智慧用之于民,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贵州省从江县丙梅街道办事处 杜静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