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坚持以民为本 走好新时代人民路

2022-11-23 17:12:04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我们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的重大成绩做出了总结。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情怀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生命至上,全力防疫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人民最基本的权力是生命权。一个国家是否重视人民权力,看的不是口号和宣传,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凝聚起强大的组织力量,付出巨大的代价,最终有效控制了疫情,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个不少,全面小康促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面临全球疫情蔓延带来的不利影响,挑战前所未有之时,我们依旧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我们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把民生大事摆在首要位置。“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同富裕”,体现的正是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人民至上,依法治国为民立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特别是民法典的实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实现新飞跃,彰显了“为民立法”的核心原则。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更加全面地为人民生活提供法律依据。更重要的是,民法典草案做出了人格权编的重大创新,特别是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了相关规定,这是新时代下对于人民人格尊严的坚定维护,也是对“互联网+”时代下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和充分的时代性。

以民为本的声音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刻保持联系群众,使得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拥有不竭的动力源泉。(杭州之江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陈瑾)

责任编辑:陈亿洲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