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风好,群众才会跟着干;作风差,干部就没有公信力,工作就没有号召力,落实就没有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告诫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笔者认为,基层干部天天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更要锤炼好的作风,从而立政风、带民风、树家风、促社风。
作为基层干部,面对各种各样的任务、工作,都需要基层干部具体抓落实,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本领,而要做到这点,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
一是书本中学理论。基层干部没有几本理论书籍武装头脑当底料,就如同开席待客,没有“硬”菜。因此,基层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充分开阔视野,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通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等书籍,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义,切实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
二是文件中学政策。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基层干部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读文件、学政策,既要掌握文件的具体条款,明白文件要解决的问题;又要结合实际,用准用足用活政策,不能让文件和政策“睡大觉”“玩失踪”“搞变形”;要坚持以文件和政策为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带着思想做事,做有思想的事。
三是同行中学经验。不出去看看,基层干部的思想就不能解放,观念就不能转变,老是按老一套、老办法去处理事情,就只能在原地打转。因此,基层干部要跳出“舒适圈”,多到先进地区听一听、看一看,带着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深入思考;要多出去跑一跑、走一走,与同级干部多联系、多交流,学习他们发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鼓足干劲,为党的事业接续奋斗。(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组织部 何达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