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代表全党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党员干部应当始终常怀“三知意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当好服务群众的表率。
知作风可贵,靠一言一行诠释公仆内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作风建设一直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纪律观念、规矩意识、务实担当的重要尺度和标准,也关系到他们在老百姓心里的形象,所以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效落实,从内心深处树立良好作风,练就“铁肩膀”,勇挑“千斤担”,敢啃“硬骨头”,在平凡的岗位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知担当使命,凭一举一动演绎公仆角色。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实干是践行使命的最好力量。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副县长兰辉一生奔波在基层,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献给了自己脚下挚爱的土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让自己的生命宽度达到了极致。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学习这种激扬敢担当的精气神,锤炼能担当的 硬本事,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牢固树立人民公仆的角色意识。
知百姓冷暖,借一来一往凝聚鱼水之情。孔繁森认为“人民公仆的办公室应该在基层,在群众中,在百姓的土屋和帐篷”。我们在对待基层百姓要坦露真情,无论大小事要保持热情,始终把群众呼声当做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当做第一选择,深植基层一线倾听民声,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从群众身边事着手,不断提升工作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摸得着的幸福”。(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玉琳路街道办事处 朱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