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石,关乎党的形象,连接着党心与民心,回望百年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重要法宝就在于以优良作风凝聚人心,以严明纪律保障前行。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赶考”路上的新考验,唯有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把廉政防火墙筑得更牢更密,才能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风建设“抓常抓长”,方能防微杜渐。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死灰复燃。我们必须摒弃“一阵风”思维,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既抓“显性问题”,更查“隐形变异”;既盯“关键少数”,也管“绝大多数”。通过常态化监督、精准化纠治,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廉政防线“筑深筑实”,更需内外兼修。筑牢廉政防火墙,既要有“不敢腐”的震慑,更要构建“不能腐”的机制、涵养“不想腐”的自觉。一方面,要扎紧制度笼子,从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入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思想淬炼,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用反面典型案例敲响警钟,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根源上消除贪腐之念,筑牢“不想腐”的精神堤坝。唯有制度约束与思想教育同频共振,才能让廉政防线既坚如磐石,又润物无声。
责任链条“压紧压实”,才能落地见效。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各级党组织要扛起主体责任,把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转作风、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监督执纪部门要坚持“严”字当头,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只有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才能让作风建设不虚、廉政防线不松,真正把“纸上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抓好作风建设、守住廉政底线,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与群众打交道的态度里,每一项工作落实的行动中。只要我们从细节入手、用制度护航、靠警示明心,就一定能让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让廉政底线成为党员干部的“人生安全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风正气”。(宋冬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