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廉政建设 > 正文

让作风建设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

2025-08-12 19:22:19 | 来源: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人民政府

“十载征途星月改,江河奔涌见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基层作风直接关乎党的执政根基。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终身课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革除沉疴,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服务群众,让优良作风成为基层工作最鲜明的底色。

以党性“深度体检”,拔除思想病灶。“信念是根本,作风是表现;本正则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作风是党性的“晴雨表”,党性是作风的“总开关”。党性修养的纯度,直接决定作风建设的力度。破解之道,在于常态化开展“党性体检”。“君子检身,常若有过”,一次体检合格不等于终身免疫,基层干部身处复杂的社会关系与环境中,一定要常做“脑CT”,拧紧政治思想“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保持纯洁性与先进性,才能避免行为上的放纵;还要经常检视思想认识上的小问题、小病灶,做到“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将“非分之想”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勤做“血常规”,常打言行举止“消炎针”,对基层干部而言,正常的组织生活就如同一次“血常规”检测,要勇于自我批评、敢于批评他人,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不足;坦诚交流、虚心听取意见,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切实做到不为功名利禄所累、不为物欲浮华所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以公私“分明标尺”,校准权力运行。“公与私”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更是衡量为政德行的基准线。基层权力虽小,却直接连着民生冷暖;公私界限虽明,却易在人情往来中模糊。“公其心,万善出”,基层党员干部当以“大公无私”为准则,以“公私分明”为底线,做到“公款姓公”分厘必守、“公权为民”毫厘莫偏。一方面,以中央八项规定为“铁律红线”,厘清权力边界;另一方面,以群众监督为“探照强光”,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舌尖上的浪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露头就打,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严惩不贷,坚决斩断“公权私用”的利益链条,以“零容忍”态度守护基层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以信仰“灯塔之光”,引领实干方向。理想信念是作风建设的“根”与“魂”。新时代基层治理面临征地拆迁、环境整治、乡村全面振兴等“硬骨头”,需以信仰为“灯塔”,照亮实干之路。强化信仰,首先在于“学思践悟”,借助“三会一课”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关键在于“实践淬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传承务实作风,让干部在一线锻炼成长;可贵之处在于“为民导向”,带着问题深入乡村农户,依据民意谋划工作,以民生实事检验作风建设成果,让“群众满意”成为基层工作的最高标准。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没有终点,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矛盾多,基层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何方霞)

责任编辑:赵新新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