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廉政建设 > 正文

正作风治繁理乱,固根基而惠民安邦

2025-09-15 15:38:37 | 来源: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人民政府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矛盾显现的“第一线”。基层干部常常需要在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职责之间寻找平衡点,在政策刚性与群众需求柔性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这种特殊的治理环境对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

察其情,方知其重。优良作风能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实事求是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使政策精准对接地气;担当作为的作风摒弃官僚习气,善于破解难题;心系群众的作风永葆公仆本色,化解千家之忧;清正廉洁的作风筑牢思想防线,为治理提供坚实保障。这些优良作风能够优化政策执行流程,降低制度成本,提升服务精度,成为理清基层“千头万绪”最关键的治理资本。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面临数字化转型、治理精细化等新要求,更需要以过硬作风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

观其行,乃明其要。锻造适应基层复杂性的优良作风,需要系统施策、久久为功。首要在于强化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从思想根源上铲除不良作风滋生土壤。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改进作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关键在于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科学精准的考核评价机制,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赋能增权,让实干者得褒奖、有为者有舞台。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干部下沉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此外,还需强化监督问责,对不正之风亮剑,对腐败现象零容忍,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这些系统性举措,才能构建起适应基层特点、满足群众期待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践其道,终见其效。“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基层的“千头万绪”,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直接考验。作风建设作为理清这“千头万绪”的治理之钥,关乎事业兴衰,影响发展全局。唯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才能使基层工作脉络清晰、运转高效,让党的政策春风化雨,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及时总结推广基层作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监督平台,提高作风建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最终,在这片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必将书写下中国式现代化最生动、最坚实的注脚,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让求真务实的清风吹遍基层每个角落,让担当作为的劲头在干事创业中迸发,让清正廉洁的本色在为民服务中彰显。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避免“一阵风”式整改。要注重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特色鲜明的作风建设路径。如此,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必将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胡斌)

责任编辑:赵新新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