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破“怕”为“干” 担当为先

2025-10-17 14:41:34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庄周街道贵真社区居民委员会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矛盾问题的“集中地”。作为直面群众、直面难题的基层干部,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是家长里短的纠纷、急难愁盼的诉求、改革发展的挑战。基层干部当以“破怕”为要、以“实干”为基,在“怕”与“干”的较量中站稳脚跟、扛起责任。

“干事”的底气,既要“敢担当”,更要“善作为”。破除“怕事”心态,不能只靠“勇气可嘉”,更要靠“本领过硬”“方法得当”,让“敢干”有底气、“实干”有方向。一方面,要以“学”破“怕”,补足能力短板。基层干部要把学习当成“终身课题”,既要学政策理论,搞懂弄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顶层设计,也要学实践方法,向老干部学矛盾调解的“土办法”,向群众学接地气的“好经验”,更要学创新思维,掌握数字化治理、网格化服务的新技能,让自己从“怕不会干”变为“能从容干”。另一方面,要以 “民”立“心”,筑牢担当根基。当干部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心头事”,“怕事”的顾虑自然会让位于“干事”的决心。就像有的社区干部,面对小区停车难问题,没有怕“协调各方太麻烦”,而是挨家挨户走访、反复对接物业与商户,最终推出“错时停车”方案,既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基层的“事”再难,只要带着“真心”去干、怀着“责任”去闯,就没有跨不过的坎、解不了的题。

“容错”的温度,要为“敢干者”撑腰,替“实干者”护航。破除“怕事”拦路虎,既需要干部自身“敢闯敢试”,更需要组织层面“保驾护航”。要让“三个区分开来”真正落地,明确“容错”的边界与尺度——对干部在改革探索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非原则性错误,要给予“容错免责”的空间,不能“一棍子打死”;对那些为了群众利益、为了发展大局主动担当而“出错”的干部,要及时“撑腰鼓劲”,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要旗帜鲜明地为“实干者”站台,对那些“怕事不为”的“躺平者”及时提醒、严肃批评,对那些“敢干善为”的“奋进者”在评优评先、晋升任用中优先考虑,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的导向深入人心。当组织成为干部“干事”的“坚强后盾”,“怕事”的拦路虎自然会节节败退,“实干”的正能量才会源源不断。

基层工作没有“旁观者”,更没有“避难所”。每一位基层干部都要明白:“怕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实干”才是破局的唯一路径。面对群众的期盼、发展的重任,唯有放下“怕”的包袱、扛起“干”的责任,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以“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实劲,才能把 “群众的事”办成“满意的事”,让“怕事”的拦路虎彻底让道,让“实干”的主旋律在基层久久回响。(李念)

责任编辑:刘雅娟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