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让群众成为主角,激活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

2025-10-20 09:12:56 | 来源: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巍岭乡人民政府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的“神经末梢”。如何让这“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让“神经末梢”敏锐鲜活?答案,就写在“人民”二字之中。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必须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真正激活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能动性,让每一位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群众是基层治理最深厚的“底气”与“力量源泉”“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说到底就是为民服务、为民造福。从老旧小区改造的“金点子”,到停车位规划的“巧办法”;从邻里纠纷的“和解茶”,到社区文化的“百家宴”,无数实践已经证明,群众中蕴藏着基层治理的“最优解”。群众身处基层第一线,对身边的急难愁盼、痛点堵点最清楚,对解决方案也最有发言权。他们是社区安全的“守望者”,是邻里矛盾的“调解员”,是公共空间的“守护人”。忽视群众的力量,基层治理就容易陷入“干部干、群众看”的尴尬境地,甚至出现“政策一刀切、水土不服”的困境。反之,当我们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就能汇聚起磅礴的智慧与力量。   

搭建多元平台,让群众“有机会参与、有渠道发声”发挥群众能动性,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搭建起实实在在的参与平台,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机制。依托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居民议事会等,定期通过“板凳会”“庭院会”“线上议事群”等形式,将社区规划、项目资金使用、公共设施维护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摆上台面,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借助“随手拍”小程序、社区政务APP等数字化工具,鼓励居民随时随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积极扶持社区志愿服务队、文体兴趣小组、专业调解委员会等社会组织,让有热情、有专长的居民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实现价值。

营造共建氛围,让群众“愿参与、能参与、会参与”平台搭建好了,更需要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浓厚氛围。基层干部要主动放下身段,真诚倾听,对群众的合理建议从善如流。 通过开展培训、提供指导,帮助群众了解政策法规、掌握议事规则,提升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从“愿参与”走向“会参与”。建立积分兑换、荣誉表彰等正向激励机制,让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群众有成就感、获得感。同时,要及时公开治理成果,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看到自己的贡献,形成“参与-受益-再参与”的良性循环。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基层治理是一场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交响乐”,而非政府的“独角戏”。当我们真正把群众摆在“C位”,尊重其主体地位,激活其内生动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池春水”必将被彻底盘活。(陈竹兵)

责任编辑:赵新新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