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委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远亲不如近邻”理念,将“六尺巷”和谐文化精髓与现代社区治理实践融合,以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建立“六步”协商议事法,即“问、理、议、办、评、督”六步议事推动社区治理迈上新台阶。
深入“问事”,“问”需办实事
社区党委以“近邻党建”为统领,建立健全网格管理运行机制,将走访工作走深、走实,全面掌握群众的“大事小情”。同时,将“菱”里会客间打造成为社区征询居民意见、倾听居民诉求、拉近邻里情、共商邻里事的协商议事场所。通过重点问、针对问、请教问、集中问等不同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架起党群连心桥。
群言“理事”,理出“金点子”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员群体、社区居民、志愿者等自治骨干力量,孵化培育暖融融帮帮团等9支志愿服务队,广纳群言群策,汇聚智慧力量,从群言“理事”中挖掘“金点子”,精准把握居民需求,系统实施了“迷你花园”“幸福来敲门”等10余个项目,为居民提供助老护小、便民维修、文化娱乐等志愿服务,以精细化服务满足居民多元需求,实现了居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多方“议事”,议出和谐风
社区党委坚持“众人议事、携手共治”,用好“红领工作站”“局长驻点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共驻共建资源,壮大社区“合伙人”力量,通过服务项目双向认领等机制,引导各方力量下沉“菱”里会客间议事平台,形成 “议事项目清单”,先后协商解决公共车棚、公共晾衣架等实事上百件。社区以议促共识,以议促和谐,以议促凝聚力提升,从而形成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收集—商议—反馈一决议”的议事治理机制,切实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化解。
一心“办事”,服务暖民心
社区党委通过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推动治理多元化、服务精准化,实现社区治理“大融合”,办事质效大提升。以书记项目为驱动,先后实施150个充电车位新型膜结构公共车棚、公共充电桩的全覆盖,升级智慧健身角等30余项民生服务项目,逐个推动解决,形成共商共建、同心善治的共治氛围。
“评事”“督事”,提质高效率
社区党委坚持将事项办结后,以公示栏“晒单”、召开专题评议会及线上反馈评议的“公开评事”形式总结反馈事件处理结果,对于居民关注度高、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党员中心户及涉事利益方进行评议,群众口评打分,全面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同时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跟踪回访进行“跟进督事”,形成问题“发现—办理—反馈”闭环体系,实现办事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李云 章宁)